分類標籤

生殖 (26) 筆記 (15) 營養 (11) 複習 (11) 細胞 (10) 神經 (9) 顯微鏡 (9) 分類 (7) 演化 (7) 討論單 (7) 運輸 (7) 遺傳 (7) 環境 (6) graduate (5) 校園 (5) 滲透 (5) 野外 (5) 酵素 (4) 作業 (3) 微生物 (3) 緒論 (3) B1ch1 (2) 參考資料 (2) 國一 (2) 教學心得 (2) 構造 (2) 生理 (2) 科學方法 (2) 網路教學 (2) 解剖 (2) LIS (1) fiito (1) 內分泌 (1) 公衛 (1) 分生 (1) 分組合作 (1) 卡漫 (1) 周圍神經 (1) 呼吸 (1) 惡搞 (1) 班級經營 (1) 生物寫作 (1) 研習 (1) 站務 (1) 競賽 (1) 西藥 (1) 課程計畫 (1) 資優課程 (1) 閱讀 (1)

遺傳編年史

l  1865年瑞士化學家米歇爾從病人的膿細胞中分離出核酸的成份。
l  1879年,德國生物學家弗來明在細胞核內發現了染色質。
l  1903年,美國細胞學家薩頓則發現,細胞染色體的活動方式,與1865孟德爾所描述的遺傳因子極為類似。因此,是否染色體就是遺傳因子呢?

一般來說,生物的染色體數目總是少於性狀表現的數目,所以科學家推測,遺傳因子應該存在於染色體上,也就是說在一條染色體上,會帶有許多不同的遺傳因子!

1909年,丹麥的植物遺傳學家約翰遜開始以「基因」取代「遺傳因子」一詞。

l  1910年,美國遺傳學家摩根藉由果蠅的研究,終於證明了基因的確是存在染色體上。

然而,其真正確立DNA是遺傳物質的,是兩組科學家的重要貢獻。

l  一位是英國生物學家格里夫茲所進行細菌轉型實驗,另一組是赫希與蔡斯兩位科學家進行的噬菌體實驗,他們相繼地證實了DNA才是真正的遺傳物質,而不是蛋白質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1. 瑚與藻類共生WHY?
因為共生藻行光合作用,所製造的營養物質,大部分供給珊瑚使用,是珊瑚礁世界的基礎生產者。
2. 扁形動物如何進行氣體交換?(1)體積小,代謝速率較慢→不需要大量的氣體交換
(2)身體細胞大多直接與水接觸→藉擴散作用即可與外界交換氣體
6.鸚鵡螺是哪個綱?WHY?
头足纲,頭足綱动物全部海生,肉食性,身体两侧对称,分头、足、躯干三部分。
4. 寄生蟲絛蟲怎麼引起疾病?
絛蟲病的病因,是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蟲的豬肉或牛肉,囊蟲進入體內吸附在腸壁上,頸節逐漸分裂,形成體節,約經2-3個月而發育為成蟲。成蟲蟲體脫節,從肛門排出體外,故可在內褲或被服上發現白色的蟲體節片,節片隨大便排出則可見糞便中有蟲體節片。
8. 文蛤怎麼移動身體?
借助水的浮力顺潮流迁移,从中潮区向低潮区或潮下带移动。

103 19 吳至雅

匿名 提到...

1. 瑚與藻類共生WHY?
因為共生藻行光合作用,所製造的營養物質,大部分供給珊瑚使用,是珊瑚礁世界的基礎生產者。
2. 扁形動物如何進行氣體交換?(1)體積小,代謝速率較慢→不需要大量的氣體交換
(2)身體細胞大多直接與水接觸→藉擴散作用即可與外界交換氣體
3. 寄生蟲吸蟲怎麼引起疾病?
囊狀幼蟲形態寄生在魚肉內,當人類食用含有此幼蟲,未完全煮熟魚類或生魚片就很容易被感染。此囊狀幼蟲進入腸道,約七至十小時內即經由總膽管移行至肝內的小膽管內,四週後即發育成熟開始產卵,每隻成蟲每日排卵平均三四千個,頗為驚人。
4. 寄生蟲絛蟲怎麼引起疾病?
絛蟲病的病因,是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蟲的豬肉或牛肉,囊蟲進入體內吸附在腸壁上,頸節逐漸分裂,形成體節,約經2-3個月而發育為成蟲。成蟲蟲體脫節,從肛門排出體外,故可在內褲或被服上發現白色的蟲體節片,節片隨大便排出則可見糞便中有蟲體節片。
5.軟體動物門分為那些綱?
尾腔綱 無板綱 多板綱 單板綱 雙殼綱
 掘足綱 腹足綱 頭足綱 喙殼綱 太陽女神螺綱
6.鸚鵡螺是哪個綱?WHY?
头足纲,頭足綱动物全部海生,肉食性,身体两侧对称,分头、足、躯干三部分。
7.烏賊怎麼移動身體?
当闭锁器开启,肌肉性套膜扩张,海水自套膜孔流入外套腔;闭锁器扣紧,关闭套膜孔,套膜收缩,压水自漏斗的水管喷出。此为乌贼运动的动力
8. 文蛤怎麼移動身體?
借助水的浮力顺潮流迁移,从中潮区向低潮区或潮下带移动。

103 19 吳至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