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標籤

生殖 (26) 筆記 (15) 營養 (11) 複習 (11) 細胞 (10) 神經 (9) 顯微鏡 (9) 分類 (7) 演化 (7) 討論單 (7) 運輸 (7) 遺傳 (7) 環境 (6) graduate (5) 校園 (5) 滲透 (5) 野外 (5) 酵素 (4) 作業 (3) 微生物 (3) 緒論 (3) B1ch1 (2) 參考資料 (2) 國一 (2) 教學心得 (2) 構造 (2) 生理 (2) 科學方法 (2) 網路教學 (2) 解剖 (2) LIS (1) fiito (1) 內分泌 (1) 公衛 (1) 分生 (1) 分組合作 (1) 卡漫 (1) 周圍神經 (1) 呼吸 (1) 惡搞 (1) 班級經營 (1) 生物寫作 (1) 研習 (1) 站務 (1) 競賽 (1) 西藥 (1) 課程計畫 (1) 資優課程 (1) 閱讀 (1)

遺傳學教學心得992

遺傳這個單元老實說還真難教

想想孟德爾當時的科學家都沒有辦法被孟德爾的理論說服
是直到染色體學的研究我們才有辦法拼湊好幾十年的研究成果
推敲又推敲,最後認可這個遺傳學說
進而發展出現代的遺傳理論

這部分「課程」不管是科學史或是學問的邏輯本身
都不是單一線發展的簡單故事
它像一部劇情複雜而且多線同步發展的電影巨作
並且在其中參雜了需多看不見的抽線概念
該死的又用了許多國中生很愛怕的「英文」

但我們卻要學生在國一就接受這相較抽象的學問
同一時段如果上地科的礦物、岩層等有具象的學問
對於學生來說,比較符合他們的程度!

遺傳的單元如果可以安排在國中後期會比較恰當
到了國三,數學先備知識與直覺都有很大的進步
不會產生害怕

但礙於九年一貫領域統整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
國一還是硬要上完生物,管他內容包含一些艱澀的知識
遺傳只是其中一例,生態部份的「元素循環」更需要國二的理化背景

回頭說遺傳的部分,
它需要有兩個重要的數學先備概念
其一是【抽象符號】,其二是【機率】
要當成先備知識並不是數學課提過教過就好
而是要把它當成加減乘除那麼一般的基本工具
要讓知識進到「靈魂」去
這需要一段時間的數學訓練和「開竅」

開竅很重要
在下生物就是到了高三才開竅
開竅後才能吾道以一予貫之
開竅之前老實說是硬背的情形居多

以上廢話結束
以下才是今年的教學心得

有了前兩年的教訓
我今年悟到一個道理
人家說急事慢講
教課也是一樣
困難的東西,簡單地教
把知識的量減少
即使沒開竅,要烙印內容的話,也比較不辛苦

過去我嫌課本安排不合乎我的邏輯
會調換上課內容次序
但我發現這樣會增加學生的負擔
等於學生要課本筆記兩頭讀
重點是兩個版本都艱澀地給他疑惑
教越多疑惑越強

往好處想,學生可以換個角度切入遺傳學的內容
但事實上在初學者對於遺傳學「一知半解」的狀況下
這兩套內容,不是兩種解釋,而是兩份知識。
當一件事情是當事人程度不能「體會」時,
你這樣說、那樣說、顛倒說、換句話說
最後只是「越描越黑」...
讓複雜變得更複雜

今年我完全按照課本進行
而且簡單至上
不合乎我的講述邏輯時
就想辦法「穿針引線」讓兩段課程可以過場順得過去就好
不去想怎樣是最完美的流程
要想怎樣是最簡單的流程

多數學生到了國三只會記得課本的邏輯順序
因為他們只有課本留著
或者準確的說,只剩同學的課本留著

今年重點
(1)單一
(2)簡單

google、apple也都告訴過我們「簡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不小心透露作者是GOOGLE愛用者)

沒有留言: